春
雷
响
万
物
长
二十四节气之三
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:“惊蛰过,暖和和,蛤蟆老角唱山歌”。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气候特征,那么惊蛰节气的特点是什么呢?
惊蛰的由来
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,今天我们就重点聊一下一个节气——惊蛰。惊蛰古时也叫起蛰,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,在此之前,漫长的冬天里,动物昆虫们都潜藏在土里,不吃不喝也不露面,这就叫做蛰。到了3月初,天上响起春雷,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动物们,纷纷从蛰居中醒来,这就是惊蛰的由来。
惊蛰时节有什么气候特点?
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气转暖,雨水渐多,开始有春雷响动。俗话说,春雷响,万物长,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就进入了春耕季节,农民朋友们要开始忙耕作啦,但是这时候天气还乍寒乍暖,气温波动比较大,任然要注意保暖。
古人过惊蛰,有什么习俗?
惊蛰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习俗,比如祭老虎,因为民间传说,白虎会在这一天出来搬弄是非,所以大家纷纷向白虎献祭,以求自保。
还有蒙鼓皮,因为惊蛰响雷,像是雷神在击鼓,人们也就选择在这一天蒙上鼓皮。看来古人的脑洞也是很大的呢。此外,还有吃梨和打小人等习俗。
古时宫廷中是怎样迎接惊蛰节气的?
根据故宫御膳房提供的宫廷生活记录资料,惊蛰一半都在农历二月二前后,二月二就是我们熟悉的龙抬头了,自唐宋以来,这一天都是节日。因为龙主水患,要获得农业丰收,自然不能得罪龙神。只有好好供奉龙,才能风调雨顺。明清时会把这天所吃的很多东西冠以龙字,比如把春饼叫做龙鳞,饭叫做龙子,面条称为龙须,另外,这天宫里还有吃熏虫的习俗,这可不是要吃虫子哦,而是用棃面枣糕以油煎之,或者以面和稀,摊为煎饼称为熏虫哦。